关键词:爱国
在纳粹国家,反纳粹才是爱国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10-16,星期五
国家会被外国人侵占,也会被本国人霸占,被外国人侵占是国耻,被本国人霸占更是国耻,所以当国家被外国人侵占时要抵抗,当国家被本国人霸占时更要反抗。当国家被外国人侵占时很容易识别,但是当国家被本国人霸占时却很难识别,比如当拿破仑侵占德国时德国人... 点击阅读>>
不传播偏见与仇恨是教育的最底线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9,星期二
教育,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,一定要尽量将偏见和仇恨压到最低,以至于无。我们唯一要仇恨的就是仇恨本身,我们最应该对偏见本身有偏见。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仇恨之中,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有战争和屠杀,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有“儿童党卫军”等... 点击阅读>>
刘擎:爱国是如何成为一种“美德”的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04-18,星期六
首先,“情不自禁的激情”就是本能,而本能大多称不上是美德。饿了,就情不自禁想要吃饭;遇到漂亮女生,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,这算是美德吗?其次,既然爱国是情不自禁的本能,放任就是了,何必还要从小培养?这到底是要闹哪样?最后,爱国是因为祖国有伟大... 点击阅读>>
僧格林沁与英国的二等兵 :英帝国主义是如何爱国的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10-14,星期一
我对僧格林沁研究的介入角度是西方英文世界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,我读的东西不多,但是我对两位学者的研究比较感兴趣。一个是美国学者何伟亚(James L. Hevia),另一个是华裔学者刘禾(Lydia H. Liu),他们二人的研究角度都比较有趣。前者从磕头介入,梳理... 点击阅读>>
杨奎松:我们应当如何爱国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10-4,星期五
以孙中山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候的作为为例。没有人能够否认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。但是,熟悉近代史的读者都知道,孙中山自走向革命道路之后所做的第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,就是1894年的广州起义。问题是,这次起义的背景是什么?是中国正经历... 点击阅读>>
雷颐:把盲目排外称为爱国,是近代中国的悲剧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09-2,星期一
晚清改革的失败源于制度滞后,所有变革都非常被动,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,不得已一点点做出改变。这种滞后导致了最终的灭亡。改革滞后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观念的原因,没有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和现代化对中国的挑战。二是利益的原因,现代性的制度改革影响到皇... 点击阅读>>
渲染中国威胁,硅谷就是真的爱国吗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08-16,星期五
不久之前,不少科技领域的头面人物还守着理想主义的清高姿态,不愿理会那些不上档次的政府事务。早期互联网巨擘约翰·佩里·巴洛(John Perry Barlow)向“工业世界的各国政府”发表了《赛博空间独立宣言》(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),表示... 点击阅读>>
关于爱国、流氓、不朽的断想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10-18,星期四
崔永元揭露阴阳合同逃税,女星以罚代刑,背后大佬安然无恙,被誉为正义捍卫者的本人却备受警方折磨;首师大一新生与其父一起殴打良心医生,舆论哗然之后,学校声称严肃处理云云——此乃惯用的家法替代国法方式:对侵犯他人生命权、涉嫌犯罪的成年人,不是绳之... 点击阅读>>
你们是不是对爱国有什么误解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5-27,星期日
爱国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用双手将中国经济,文化建设上去,增加人民的幸福感。是让中国再也不需要像几十年前那样,通过牺牲数十万民众换取政府首脑短暂的安宁。是用脑子思考国家的政策是否正确,然后合理合法使用民主监督的权利,尽自己最大可能让国家变得... 点击阅读>>
看了外媒负面报道之后,国人的态度发生了这些变化……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9-26,星期二
研究发现,当中国受众能够更全面地获取海外社会的信息时,会对本国的评价有所提升。无论是身处国外的留学生、还是阅读外媒报道的其他受众,都有可能因为信息环境的改变、提升对中国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度。最近,来自美国和香港地区学者的研究对这一现象提供了... 点击阅读>>
爱国还是卖国:我的课堂是否被政治正确绑架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7-13,星期四
前一阵,那位叫杨舒平的中国女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(University of Maryland)毕业典礼上被指责“卖国”的演讲闹得沸沸汤汤。现在,风波似乎已经过去了。但在我身边,仍有不少人有意无意地谈到这件事。有几个驻美国的中国媒体人从“讲话水平太低”或“没什么深度”,... 点击阅读>>
BBC记者来鸿:校园中的爱国教育有效吗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6-24,星期六
圣灵抵抗军(LRA)反叛力量在乌干达北部地区活动将近20年,他们扫荡村庄,绑架儿童。他们强迫孩子参与武装暴行、甚至亲手杀死父母。长期的血腥暴力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。直到十年前,圣灵抵抗军才被基本赶出乌干达。现在,乌干达是个相对稳定、繁荣的国家。但... 点击阅读>>
昆明的空气:真相、常识和公共政治讨论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6-5,星期一
一九八五年,后来成为捷克总统的瓦兹拉夫·哈维尔写作了著名的《无权力者的权力》。彼时作为捷克政治异见人士的领袖、七七宪章的发起人,哈维尔所面对的语境是天鹅绒革命之前捷共的极权统治(他称之为后极权社会)。在《无权力者的权力》中,哈维尔指出,捷共... 点击阅读>>
你是爱国者还是“集体自恋”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3-22,星期三
你觉得你的国家怎么样?当他人批评你的祖国时,你会不会感到愤怒?假如你的国家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,你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?你是否希望其他国家能够更快的认可你所在国家的权威?任何对这些问题回答"是"的人都在国籍方面存在"集体自恋"——至少这是社会... 点击阅读>>
熊培云:从哪里找回中国人的尊严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3-17,星期五
“自从有了邻居,爱国方便多了。”这是我对很多极端爱国主义者的嘲讽。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团结起来,欺侮同胞,指责别人不爱国,以彰显自己如何爱国。爱国也因此成为一件“只赚不赔的买卖”。今天我并不想谈论爱国这个话题。而且,我甚至不忍心批评那些只能高喊“抵... 点击阅读>>
BBC记者来鸿:欧洲即将迎来“爱国之春”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2-15,星期三
暮色昏暗,凄寒阴冷。最开始,一个狰狞的塑料维京人吓了我一跳。通往德国波罗的海海岸的公路旁,快餐店停车场内耸立着这个头戴长角头盔、高大狂妄的维京人。他伸出大手、傲然地指着我来的方向。我接着开车前行。通往海滨小镇Wollagtz的公路两侧,田野一片漆... 点击阅读>>
阅读:37 中国年轻人为何越出国越爱国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10-9,星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