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教育
渠敬东: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1-01-18,星期一
我在北大教书,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,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,我来谈谈我的感受:我现在觉得教育要不断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。我个人认为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。刚才朱卓君校长讲得对,“学生要刻苦,但不要痛苦”,我说的健康,就洛克说的那句“健康... 点击阅读>>
学生不易,家长焦虑:我们能够想象更好的教育吗? | 2020年教育新闻盘点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12-31,星期四
从“鸡娃”到丁真,从二本学生到“小镇做题家”,从留学生到研究生导师,我们面对的教育格局多样复杂,引人深思。2020年,教育问题依然令无数家长学生心灵焦灼。“鸡娃”令人矛盾令人心酸。一些家长被迫“鸡娃”,被学校布置的繁重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... 点击阅读>>
寻找灯塔:疫情下的美国教育百态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11-20,星期五
2020年春节后,家住美国达拉斯的我开始认真地和老公商量给三岁的老大找个学上,以解救在家憋得五脊六兽的他和经常被忽略的弟弟,以及在家务、育儿和工作的排山倒海面前几近崩溃的我们。第一次站在教育的汪洋前,公校、私校、磁校(magnet school,平民重点校... 点击阅读>>
北大教授渠敬东: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10-28,星期三
我在北大教书,原来也在清华教过十年书,这些年来确实有点体会,我来谈谈我的感受:我现在觉得教育要不断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。我个人认为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。刚才朱卓君校长讲得对,“学生要刻苦,但不要痛苦”,我说的健康,就洛克说的那句“健康... 点击阅读>>
周有光:中国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07-6,星期一
我自身不断思考的习惯和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。我那时的老师非常提倡兴趣,强调没有兴趣,什么东西都学不好。我先是在圣约翰大学学习,那是一所帝国主义办的教会学校,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,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。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,培... 点击阅读>>
我们的教育应该教、而没有教的两件事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07-6,星期一
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。在行为举止上,我们喜欢热闹,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。在思想判断上,我们用“集体公审”或者“拉帮结派”的方式思考事情。在时间的分配上,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;在空间配置上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“相濡以沫”。独思的时间,... 点击阅读>>
教育的起点不是金钱,终点也不是成功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08-15,星期四
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:「童年时代,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,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,永远生存下去的。」这句话放到21世纪的今天,也是同样被认同的。但是,如果问到「你觉得怎么样才是好的童年教育?」集锦的答案,大概能够凑成... 点击阅读>>
潘光旦:忘本的教育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06-18,星期二
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,以前的人叫做适应,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,它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。我们更不妨进一步的说,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,位的注解是“安其所”,育的注解是“遂其生”,安所遂生,是一切生命的大欲。 点击阅读>>
教育不等同于“洗脑”,教育要培养独立判断力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9-02-23,星期六
什么是洗脑?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。这个定义里面有三个关健词,一个是灌输,一个是虚假,最后一个是为了洗脑者自己的利益。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教育和洗脑的区别。我们不妨对照这三条来展开我们的讨论。 点击阅读>>
教育之殇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9-6,星期四
我们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呢?凡是能够重复的东西,都会被机器所代替。比如,在美国加州出现的一个披萨店中,机器人把披萨大师烤披萨所有的数据拿到一起,一天24小时地工作,烤的披萨才2美金一个。而大家知道在美国买一个披萨大概12美元左右。这个智能机器人所... 点击阅读>>
告别虎爸虎妈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6-28,星期四
当进入一所郊区小学读一年级时,我就像是个学术杂耍魔术师。同学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啃下一本本大部头的中世纪历史著作,写了研究报告并获得发表;摆着一副十来岁少年百无聊赖的样子,轻轻松松就做出了五年级的数学题。老师们把我奉为天才,但我知道真相。我... 点击阅读>>
美国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》法案是如何演变成《不让一个“富家子”掉队》的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5-15,星期二
美国政府在2002年颁布了法案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》,旨在降低教育不公平。法案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,有研究显示,政府期望没有一个孩子掉队,但结果却是让最不应该掉队的孩子掉队了。加强对公立学校的绩效问责,往往被认为是提升学校绩效的有效举措。法案《不... 点击阅读>>
大学是谁的?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5-4,星期五
艾森豪威尔 (Dwight D. Eisenhower)在二战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,演讲时说道:“各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员工⋯⋯”,一位教授立即起身说:“校长先生,我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。” 点击阅读>>
德国人培养孩子独立的秘诀:放任他们争吵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8-01-12,星期五
德国幼儿园里的混乱场景有时会让美国人难以理解。我在柏林生活了将近七年,一开始去到这里的幼儿园或育儿中心(在德国称为“kitas”)时我简直不敢相信,这里的小孩一整天都是纯玩。他们不读书,不学算数,基本上无法无天。孩子们到处乱跑、大声叫喊、想怎么玩... 点击阅读>>
刘震云:我就是那个学不会写字的学生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8-24,星期四
刘震云说自己是老家村子里最不幽默的人。随便找一位老乡,即便三岁孩子都特别幽默,因为“他们平常是用开玩笑来过日子的”。这种处世态度,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辨识,哪怕是《温故一九四二》中处境悲惨的河南灾民。“一个民族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件事,但它内心... 点击阅读>>
中国人最舍得为教育花钱,改变命运却越来越难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7-07-10,星期一
近日,汇丰银行(HSBC)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,从小学到大学,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平均教育支出达到了4.4万美金(约合30万人民币)。在这份排名中,除了阿联酋和美国,位居前列的基本都是华人为主的国家和地区。香港的父母们以13.2万美金的教育支出位... 点击阅读>>
徐贲:只有认识到人性的黑暗,才能知道光明在哪里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16-08-21,星期日
人文教育就是读写教育,听起来轻飘飘,甚至老生常谈,但其实不那么简单。在我的学校,六门课是学生必选的,不管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。这些课叫基础课,2门是写作,4门是阅读。我们在这几门课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、批判写作以及说理等基本的技能。这几门课... 点击阅读>>
阅读:22 减少学生跳楼悲剧,从提升教育专业度入手
冷眼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29,星期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