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发生后,截止2月11日发稿时,涉及级别最高的一次免职发生了——湖北卫健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双双被免职,刚从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任上调任湖北担任常委的王贺胜,兼任上述两个职务。
新闻越短,事情越大。
应该说,结合疫情前后各种乱象,卫健委主官被免不意外,我们更关注的是省委常委兼任一个厅长的安排,到底意味着什么?
• 澎湃新闻的标题说:
这是罕见安排
• 界面新闻的报道说:
这是全国首例
我们给你梳理历年来省委常委们的兼职,读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收获。
常规惯例
省委常委班子通常12到14人。
一正二副:一个书记加两位副书记,其中一位副书记是省长,另一位通常专职党务。
党委等部门:除此之外的常委,兼任组织部长、宣传部长、政法委书记、纪委书记、秘书长、统战部部长,分别负责或联系宣传、网信、干部、公安、司法、纪检等当前最重要工作。
政府二把手:一般而言,常务副省长都在常委序列。查询中国32个省级政府领导分工资料可发现:省长一般是“主持”或“领导”全面工作,常务副省长一般是“负责常务工作”,通常负责的部门是发改委等经济口单位。
省会城市书记:省会城市书记也是省委常委,有的还是省委副书记,比如武汉书记。
对国情有了解的朋友,上述信息大概都知一二,不再赘述。
不同寻常的兼职
• 副省级城市里的计划单列市
中国一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,除了10个省会,我们梳理发现,大连、宁波、深圳、厦门、青岛这5个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,书记恰恰都是省委常委,这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共同决定的。
• 副省级城市以外的重点城市
比如苏州市委书记一般都是江苏省委常委,江苏还曾出现南京、苏州、无锡三市“一把手”均为省委常委,还都是18届候补委员的“盛况”。
再如经济仅次于贵阳、历史意义极高的遵义。2019年8月,贵州省委常委龙长春卸任遵义书记,当时那条新闻还刷了屏,因为龙长春在交接大会上说道:大家知道,我身患癌症,虽然经过系统治疗,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但要继续担任遵义市委书记,工作强度较大,身体还是难以适应。
再如,由于万州对重庆三峡工程的重要意义,他们的一把手通常也是常委。
• 总工会主席
总工会有较高的政治地位,我们查询31个省级单位,发现由当地人大副主任担任总工会主席的较常见。但也不乏常委担任的例子,辽宁、湖北、青海、新疆有过类似情况。
人们常说红会名义上的一把手官大,总工会也不遑多让。
• 不再兼任政协主席
从13年地方两会开始,省政协主席基本就不再是常委。梳理各地案例可发现,新当选的政协主席,此前担任职务一般情况下是党委专职副书记,或政协副主席。
• “戎装常委”来去之间
过去,省级党委有军方常委是惯例,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,中国31个省区市党委陆续完成换届,很多媒体发现没了军方常委。但此后戎装常委又陆续“进补”,去年初,随着山西、吉林两省军区司令员分别任省委常委,31省都有了“戎装常委”。
外界议论纷纷,也有各种猜测。而实际上这是因为一场大改革——军改,16和17年正好是高潮之际。
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当时在回应外媒关切时就表示:省军区主要领导暂不参加所在省级党委的换届选举,待相关改革到位后,再按规定增补。
• 人大主任
我们梳理18年各地地方两会消息后发现,书记同时担任人大主任的情况也变多了,一共有24例。
• 兼任政协副主席
2020年地方两会召开后,我们梳理发现,一些地方的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长又兼任了政协党组副书记。也就是说,在政协主席担任政协党组书记这个常规安排之外,一些地方的政协党组副书记配备里,又多了常委统战部长。
这是一个政治新变化。
解读:非常罕见的湖北新安排
由此可发现,除常规安排,以及部分厅级干部升任常委后的过渡阶段,省委常委兼职的岗位通常三种情况:
• 影响力:要么是在影响很大的部门、地方,比如江苏省委常委兼任苏州书记;
• 政治性:要么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地方,比如延安书记通常是陕西常委;
• 紧迫性:要么是为了推动新工作,且这项工作在当地有重大战略意义或深远影响,比如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同时是河北省委常委。
王贺胜在担任湖北省委常委后,随机被宣布兼任卫健委一把手,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因素。而且极其罕见——从来没有常委兼任卫健委主任。查询各地省卫健委一把手的升职去向,能担任副省长的都很少。
这种安排,至少传递了几个意思:
1. 疫情防控是湖北当前最紧迫的工作,要打开局面不得不换人,迫切需要政治级别上够格,又有卫生管理经验的干部。
2. 今后一段时间,疫情防控也会是湖北最重要的工作,仍然艰难、复杂。
3. 即使在疫情控制乃至消失后,湖北的卫生系统依然有很多事得推动。
4. 而此前的安排无法满足疫情防控需要,换掉卫健委官员,这一点虽然备受媒体关注,因为人们关心“问责”,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让卫健委的职权、地位临时性大幅度破格提升。
我们认为,第4点是最重要也被忽略的一点,为何?
政治,本就是通过对资源的分配,来满足与效率公平的过程,疫情防控也要讲资源调配。在当前国情下,决定紧缺资源分配的就是政治,说直白点就是级别。在传统的省委常委序列中,其实是没有直接负责医疗这块工作的常委,通常由一位排名相对靠后的副省长直接负责,这时,需要一位有常委任职资格和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的人做事,王贺胜此前有长期的卫生系统任职经历,还担任过天津市委常委。
再说直白点,在湖北的非常局面下:
一个卫健委的主任,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厅级干部,他能协调红十字会资源吗?难,红会一把手很多都是副省长;
他能根据医务需要安排一位地方一把手的工作吗?不是不可以,但协调起来很麻烦,先给分管汇报,分管再给自己的分管汇报,缺乏效率,黄花菜都凉了;
更重要的是,不管怎么增设临时机构,他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决策。
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
本文写作过程中,还参考对比了以下资料:
参考文献
1.媒体关注地方人大换届:24位省级人大主任由党委书记兼任.微信公众号“西交民巷23号”
2.山西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长徐广国兼任省政协党组副书记.中国经济网
3.政知见.省委常委兼任,这是第4个.上观新闻
4.肖鑫.一周人事:31省区市省级“戎装常委”就位.人民网
5.两省同日补“戎装常委”.新京报
6.人事观察:“戎装常委”回归 20余省份党委常委调整.新华网
7.黄莉新当选江苏省政协主席.新华网
8.毛万春当选海南省政协主席.新华网省级常委兼任54城市“一把手”.第一财经日报
9.再有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长兼任省政协党组副书记.新京报
10.黑龙江省委常委赵敏不再兼任省科技厅厅长.中国经济网综合
11.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.百度百科
12.霍井.【人事观察】这个省委常委班子目前仅7人,常委们都去哪儿了.上观新闻
13.湖北省红十字会领导成员.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
相关文章
分类: 新闻视线, 时事评论, 社会万象.
标签: 卫健委, 媒体札记, 新冠病毒, 新冠肺炎, 武汉疫情, 武汉肺炎
读懂湖北卫健委的变动:不仅仅是免职那么简单
发布:冷眼 | 发布时间:2020-02-11,星期二 | 阅读:266新冠疫情发生后,截止2月11日发稿时,涉及级别最高的一次免职发生了——湖北卫健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双双被免职,刚从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任上调任湖北担任常委的王贺胜,兼任上述两个职务。
新闻越短,事情越大。
应该说,结合疫情前后各种乱象,卫健委主官被免不意外,我们更关注的是省委常委兼任一个厅长的安排,到底意味着什么?
• 澎湃新闻的标题说:
这是罕见安排
• 界面新闻的报道说:
这是全国首例
我们给你梳理历年来省委常委们的兼职,读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收获。
常规惯例
省委常委班子通常12到14人。
一正二副:一个书记加两位副书记,其中一位副书记是省长,另一位通常专职党务。
党委等部门:除此之外的常委,兼任组织部长、宣传部长、政法委书记、纪委书记、秘书长、统战部部长,分别负责或联系宣传、网信、干部、公安、司法、纪检等当前最重要工作。
政府二把手:一般而言,常务副省长都在常委序列。查询中国32个省级政府领导分工资料可发现:省长一般是“主持”或“领导”全面工作,常务副省长一般是“负责常务工作”,通常负责的部门是发改委等经济口单位。
省会城市书记:省会城市书记也是省委常委,有的还是省委副书记,比如武汉书记。
对国情有了解的朋友,上述信息大概都知一二,不再赘述。
不同寻常的兼职
• 副省级城市里的计划单列市
中国一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,除了10个省会,我们梳理发现,大连、宁波、深圳、厦门、青岛这5个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,书记恰恰都是省委常委,这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共同决定的。
• 副省级城市以外的重点城市
比如苏州市委书记一般都是江苏省委常委,江苏还曾出现南京、苏州、无锡三市“一把手”均为省委常委,还都是18届候补委员的“盛况”。
再如经济仅次于贵阳、历史意义极高的遵义。2019年8月,贵州省委常委龙长春卸任遵义书记,当时那条新闻还刷了屏,因为龙长春在交接大会上说道:大家知道,我身患癌症,虽然经过系统治疗,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但要继续担任遵义市委书记,工作强度较大,身体还是难以适应。
再如,由于万州对重庆三峡工程的重要意义,他们的一把手通常也是常委。
• 总工会主席
总工会有较高的政治地位,我们查询31个省级单位,发现由当地人大副主任担任总工会主席的较常见。但也不乏常委担任的例子,辽宁、湖北、青海、新疆有过类似情况。
人们常说红会名义上的一把手官大,总工会也不遑多让。
• 不再兼任政协主席
从13年地方两会开始,省政协主席基本就不再是常委。梳理各地案例可发现,新当选的政协主席,此前担任职务一般情况下是党委专职副书记,或政协副主席。
• “戎装常委”来去之间
过去,省级党委有军方常委是惯例,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,中国31个省区市党委陆续完成换届,很多媒体发现没了军方常委。但此后戎装常委又陆续“进补”,去年初,随着山西、吉林两省军区司令员分别任省委常委,31省都有了“戎装常委”。
外界议论纷纷,也有各种猜测。而实际上这是因为一场大改革——军改,16和17年正好是高潮之际。
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当时在回应外媒关切时就表示:省军区主要领导暂不参加所在省级党委的换届选举,待相关改革到位后,再按规定增补。
• 人大主任
我们梳理18年各地地方两会消息后发现,书记同时担任人大主任的情况也变多了,一共有24例。
• 兼任政协副主席
2020年地方两会召开后,我们梳理发现,一些地方的省委常委、统战部长又兼任了政协党组副书记。也就是说,在政协主席担任政协党组书记这个常规安排之外,一些地方的政协党组副书记配备里,又多了常委统战部长。
这是一个政治新变化。
解读:非常罕见的湖北新安排
由此可发现,除常规安排,以及部分厅级干部升任常委后的过渡阶段,省委常委兼职的岗位通常三种情况:
• 影响力:要么是在影响很大的部门、地方,比如江苏省委常委兼任苏州书记;
• 政治性:要么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地方,比如延安书记通常是陕西常委;
• 紧迫性:要么是为了推动新工作,且这项工作在当地有重大战略意义或深远影响,比如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同时是河北省委常委。
王贺胜在担任湖北省委常委后,随机被宣布兼任卫健委一把手,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因素。而且极其罕见——从来没有常委兼任卫健委主任。查询各地省卫健委一把手的升职去向,能担任副省长的都很少。
这种安排,至少传递了几个意思:
1. 疫情防控是湖北当前最紧迫的工作,要打开局面不得不换人,迫切需要政治级别上够格,又有卫生管理经验的干部。
2. 今后一段时间,疫情防控也会是湖北最重要的工作,仍然艰难、复杂。
3. 即使在疫情控制乃至消失后,湖北的卫生系统依然有很多事得推动。
4. 而此前的安排无法满足疫情防控需要,换掉卫健委官员,这一点虽然备受媒体关注,因为人们关心“问责”,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让卫健委的职权、地位临时性大幅度破格提升。
我们认为,第4点是最重要也被忽略的一点,为何?
政治,本就是通过对资源的分配,来满足与效率公平的过程,疫情防控也要讲资源调配。在当前国情下,决定紧缺资源分配的就是政治,说直白点就是级别。在传统的省委常委序列中,其实是没有直接负责医疗这块工作的常委,通常由一位排名相对靠后的副省长直接负责,这时,需要一位有常委任职资格和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的人做事,王贺胜此前有长期的卫生系统任职经历,还担任过天津市委常委。
再说直白点,在湖北的非常局面下:
一个卫健委的主任,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厅级干部,他能协调红十字会资源吗?难,红会一把手很多都是副省长;
他能根据医务需要安排一位地方一把手的工作吗?不是不可以,但协调起来很麻烦,先给分管汇报,分管再给自己的分管汇报,缺乏效率,黄花菜都凉了;
更重要的是,不管怎么增设临时机构,他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决策。
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
本文写作过程中,还参考对比了以下资料:
参考文献
来源:媒体炸鸡
相关文章
版权声明
文章编辑:冷眼 ( 点击名字查看他发布的更多文章 )
文章标题:读懂湖北卫健委的变动:不仅仅是免职那么简单
文章链接:http://ccdigs.com/112228.html
标签: 卫健委, 媒体札记, 新冠病毒, 新冠肺炎, 武汉疫情, 武汉肺炎